上海文峰美发美容探索实践“联合办学”新模式上海文峰美发美容探索实践“联合办学”新模式 由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技校提供教学场地和生源,东部沿海大城市品牌企业输送市场一线热门的项目、技术和运营经验,赞助职业院校改善教学和生活设备设施,派遣优质教师参与职业技校专业技术课程教学,校企业双方采用“2+1”联合办学的模式,即:学生在当地职业技校学习两年的文化课和基础技术理论实操课,然后到企业参加一年的顶岗实习,经过综合考评合格以后,学生可以拿到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企业择优录用毕业生入职,解决就业问题,文峰美发美容有限公司响应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号召,率先趟出了一条“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好路子。 近年来,作为美发美容行业的知名品牌,上海文峰美发美容有限公司先后与四川高县职业技术学校,山西现代经贸技工学校,山西冶金技师学院(总校区、晋中校区、运城校区、阳泉校区),河南驻马店技师学院,河南嵩县昌琳职业技术学校,陕西岚皋职教中心,陕西紫阳职教中心,江苏宿城职业中专学校,贵州习水职业技术学校,湖南长沙涉外经济学院,湖南平江职业技术学校,湖南南山职业技术学校,湖南安乡职业技术学校等近30所中高职院校签定“联合办学”协议。从2016年到2022年,七年时间以来,平均每年输送到文峰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多达二千人。 通过这种办学模式,让一批又一批的贫困地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来到上海、北京、长沙、成都、重庆等大城市上岗就业。学生们在文峰全国直营(加盟)连锁门店一线历练几年以后,他们之中很多人逐渐成长为技术骨干,表现优异者还走上了管理岗位,不仅能够在大都市安家立业,还有机会在品牌企业发挥才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有一些学生带着在大城市学习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运营经验回到家乡创业,为搞活当地经济作出贡献。 办学背景:职校改革方案催生新模式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位置,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力争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 《方案》提出了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其中第三条是促进产教融合,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经验,坚持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第四条是建设多元办学格局。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做优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 联合办学:让“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难”变得不难 据上海文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负责人介绍,从目前中国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形势来看,依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相当一部分职校学生毕业后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2、找到工作的职校毕业生入职后工资收入低,短期之内为企业创造价值也非常有限;3、职校学生在企业里面工作时间不长,90后、00后毕业生与企业的环境、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难以融合。4、企业普遍存在人手紧缺、招工难、用工不稳定等问题。 “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的“两难”矛盾同时存在,职业教育必须能够适应产业升级要求,满足学生就业创业,首要条件是职业教育必须与市场接轨。职业学校、用工企业与职校学生之间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他们认为:最好的企业它首先应该是一个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学校它应该是一个最好的企业。也就是说,要用办学校的思维来管理企业,以管理企业的思维来经营学校,员工必须不断的在工作之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产教融合:融的不仅是企业和学校,更是东西部区域的资源整合 据山西现代经济贸技术学校报道:为更好的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该校先后有多届美容美发专业学生赴上海文峰总部学习及顶岗实习。学校每年定期派出教务科主任和美发美容专业的班主任来到上海,实地了解美容美发班学生实习情况,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教务科主任侯虹与学生科主任徐菲对学生们进行回访,并与店面领导及学生进行座谈。 通过座谈了解到: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洗、剪、吹、烫、染”等技术理论手法确实很实用,他们在上海实习期间跟店里的前辈实践中又学到了许多细节上该注意的问题,使自己的技能更加精湛。与学生交流谈心过程中,侯主任转达了学校领导对同学们的亲切问候,充分肯定了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引导学生要以“培育美好心灵,专注美丽事业,创造美好人生”的目标对待实习工作,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工作需要的职业人,扣好创造幸福生活的第一颗扣子,为今后参加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通过深入企业回访学生的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突显了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的优势,也为今后的人才培养与校企深度融合找准了方向。 |